自1994年開始,南京市婦聯借助“春蕾計劃”這一助學平臺,承擔起關註兒童、發展教育、扶貧濟困、促進性別平等等公益責任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。二十年來, 全市共募集善款1561萬元,41465名貧困女童得到資助,而每一分錢背後都有著一個愛心故事,無數愛心人士用無私的愛與奉獻,共同鑄就了“春蕾計劃”這座愛的豐碑,也成為社會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。
  通訊員 司健 王子羽
  揚子晚報記者 吳俊
  為挖掘二十年來春蕾活動的典型人物與事跡,本報和南京市婦聯一起,以“感恩、博愛”為主題,向全市徵集春蕾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的線索,開展全方位地尋訪“春蕾”向全社會講述並展示春蕾風采,如果你身邊有春蕾感人的故事,可以撥打本報96096熱線和南京市婦聯兒童部電話84408365。我們一起分享著春蕾愛的故事。今天,我們分享來自棲霞區春蕾女童思雨的故事。
  7歲起父親病重,她邊上學邊照顧
  她是15歲的女孩思雨,南京市棲霞區一中學初三的女生。站在記者面前,安靜得出奇。和她交流,卻感受到和年齡極不相稱的剛毅。“我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成人,做一個能照顧奶奶,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。”她淡淡地說。父親病逝,母親離開他們,殘缺的家庭讓這個外表稚嫩的中學生承擔著遠遠大於同齡人的苦難。在棲霞區婦聯的幫助下,記者來到燕子磯街道一帶思雨就讀的學校。穿過嬉笑的學生群,她緩緩走向我們。除了異於同齡人的冷靜,身穿校服扎馬尾的思雨,看上去和其他學生並沒有什麼不同。思雨一開始並不願意敞開心扉,沉默過後,她卸下了所有的防備,辛酸的經歷隨著她的眼淚瞬間奔涌而出。
  思雨七歲那年,一場噩夢降臨了。她的父親被醫院確診為鼻咽癌。母親為了支付父親的化療費用不得不去超市兼職推銷員,但微薄的收入與巨額的化療費用比起來簡直是杯水車薪。一年後,因為家庭原因,小小的思雨不得不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,七歲的她早已熟悉了大部分的家務,於是邊上學邊照顧父親。父親病到晚期時,常常咯血,不能正常進食,於是她每天都會細心地熬一鍋小米粥,小口小口地喂給父親吃。然而思雨的悉心照料並沒有阻止病魔蠶食父親健康的腳步,父親的生命在她十二歲時戛然而止,永遠停留在她過去的記憶中。
  溫暖春蕾讓她有一個溫馨的家
  父親去世之後,思雨和耳聾中風的奶奶一起住到了安置拆遷的一處小區的舊樓中。孩子要照顧奶奶,還要完成學習,生活更加艱苦。尤其到了冬日,舊房子不斷鑽入寒風,孩子到了半夜手腳還冰涼。
  思雨的家庭,得到棲霞區各級婦聯的關愛。多位“媽媽”們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,給予無盡的關愛。同時多方協調,她有了二居室的“家”。記者登上幾層狹窄的樓梯,來到她的家。幾張陳舊的餐桌和2把椅子,幾乎占據了客廳,擦得乾乾凈凈。婦聯的同志告訴記者,雖然初三的課業負擔比較重,但她一直會主動承擔家務,照顧耳聾中風的奶奶,煮飯洗衣,打掃衛生,根本不用他人操心。
  思雨房間里寫字臺上沒有一樣文具是新的,不過擺放得很整齊。桌上,除了書籍外,擺放著一本舊畫簿。可以看出,這是她最珍愛的東西。裡面的畫面大多是由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勾勒出的其樂融融的一家人。她最大的愛好就是畫畫。將腦海裡的畫面臨摹到紙上的時候是她最快樂的時刻。看著畫中的人,也許就不會太想念不在身邊的父母。畫中的世界,是思雨無憂無慮的小天地,畫畫能讓她暫時逃離現實中家庭支離破碎的痛苦。(下轉A35版)  (原標題:“尋訪20年來春蕾女童”今啟動 本報和市婦聯一起徵集愛的故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08avab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